国内外建筑隔震橡胶应用基本情况
隔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的整体安全,防止非结构部件的破坏,避免建筑物内部装修、室内设备的损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并且隔震橡胶支座技术应用方便、隔震效果明显,该技术又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已开始在建筑物中使用橡胶垫隔震技术,其中日本、新西兰、美国、意大利、中国等应用实例较多,所据调查,到目前为止,中国 19层,已建近 700 幢,美国 29层,已建近 100 幢,日本 50层,已建近 3000 幢,隔震桥梁应用,中国 已建近 25 座美国 已建近 35 座,日本已建近 800 座幢。国外采用橡胶支座隔震的工程大多数属于重要建筑物。我国已有近千栋建筑物采用橡胶隔震技术。国内第一幢且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隔震住宅房屋就是汕头市陵海路八层框架结构商住楼。建造该楼是“汕头多层房屋隔震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的一个主要内容。该楼92年3月动工,93年9月完工。因采用隔震技术,上部结构设防烈度适当降低,从而补偿了隔震基础所增加的费用(总造价比常规抗震房屋节省了7%),使房屋既安全又经济,这一此举,开创了这一领域的先例,成为中国抗震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为国内隔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外建筑隔震支座应用实例
橡胶垫隔震房屋经受了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减震性能表现非常显著。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该市相距不远的两个医院,一个是隔震的,地震时医师护士照常工作,毫无问题;另一个是不隔震的,损坏厉害,一直无法恢复工作。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发生了7.3级地震,震源离汕头市约200公里,汕头市烈度为6度,各类房屋摇晃厉害,居民惊慌失措,水桶里的水溅出了1/3左右,而陵海路隔震楼上的人并没有感到晃动,听到邻楼和邻街喧闹声后下楼才知道发生了地震。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大地震,该市的西部邮政大楼和松村研究所大楼等隔震房屋经受了地震的考验,房屋结构安全完好,仪器、设备、装修等丝毫无损。隔震房屋的安全性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公认。橡胶垫隔震的楼房住宅正面临越来越大的需求。1994年以前十年里,日本建造了70多幢隔震房屋,而在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一年之中就开发建造140多幢隔震房屋。
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发生6.5级地震,距大理市水平距离大约200公里。地震发生时,大理许多人从睡梦中惊醒,明显感到较强的晃动,桌上的花瓶、玻璃杯等跳动,悬挂物摇摆很厉害,地震烈度约5度强。而橡胶垫隔震建筑大理州交通指挥中心大楼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只有20%感到有轻微摇动,直到听到其他建筑物内的人讲,才知道发生了地震,隔震建筑无任何破坏,减震效果明显。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发生7级强烈地震。相距不远的西昌市国税局宿舍楼,是一幢六层隔震楼。在楼上居住的职工,只是感到轻微的晃动,而相邻的一幢常规抗震楼只有四层高。楼上居住的人摇晃十分厉害,惊慌失措往外逃跑。
还有这次受5.12汶川8.0级地震的影响,河北省邯郸市受到了强烈的震动,而位于市中心的邯郸滏山房地产公司家属楼是一幢六层隔震楼,在楼上居住的职工,根本没有感觉到地震的发生,直听到其他建筑物内的人讲,才知道发生了地震。这则消息传开后,当地的房地产开发商们颇为感兴,决定投资建设隔震楼盘,其中有决定用于一幢22层的高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