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广西全州至兴安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衡阳至昆明和国家重点公路厦门至成都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运营年限的逐步递增,在车辆荷载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沿线桥梁一些板式桥梁支座陆续出现了剪切变形、开裂、起鼓和脱空等病害。如不及时进行更换,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易对桥梁其他上部结构造成损坏。经过对现场的勘察,同时根据本高速公路的特点,决定采用同步顶升技术更换板式桥梁支座,该方法既能达到恢复桥梁板式桥梁支座功能的目的,又不影响交通,同时具有造价较低、施工周期较短、支架工程少等优点。
2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万乡河大桥在广西全州县全州镇赵家村附近跨越万乡河,统一里程为K994+439,桥长185.998m,桥宽为26m,上部构造采用9~2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两桥台处设置Z-40型伸缩装置,5#墩处设置Z-80型伸缩装置,两桥台及5#墩处采用GYZ250×66(CR)圆形板式桥梁支座,共计80个,其余桥墩处采用GYZ325×66(CR)圆形板式桥梁支座,共计140个,板式桥梁支座处距水面高度约为4m。2013年3月22日至2013年5月23日在进行桥梁定期检测时,发现该桥0#台、9#台及1#、3#、6#、8#墩共计22个板式桥梁支座存在剪切变形、起鼓、脱空等现象,为保证行车安全和防止对桥梁其他上部结构造成损坏,于2014年3月20日开始对该桥损坏的板式桥梁支座进行了更换,下面就本桥0#台-5#墩的板式桥梁支座(一联5孔)更换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2.2施工方案
2.2.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搭设作业平台→盖梁顶标高复测,确定顶升高度→检查板式桥梁支座→荷载计算→顶升设备安装→顶升设备调试→试顶升→正式顶升→板式桥梁支座拆除及清理盖梁顶垃圾→更换板式桥梁支座→落梁→顶升设备拆除→拆除作业平台,清理现场。
2.2.2 施工准备。在更换板式桥梁支座前,做好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的准备,做好千斤顶的校验工作,做好测量表格。主要机械设备如表1:
2.2.3 搭设作业平台。由于万乡河桥0#台~2#墩在陆地上,采用搭设脚手架作为作业平台,3#~5#墩在水中,且施工期河水流速较快,采用吊篮作为作业平台(见图1、图2)。
2.2.4 盖梁顶标高复测,确定顶升高度。在顶升之前,全面检查该桥的整体情况,对每个板式桥梁支座及盖梁顶标高进行复测,确定顶升高度,并做好记录,以便在顶升过程中进行复核。
2.2.5 检查板式桥梁支座。顶升更换板式桥梁支座施工前,全面检查该桥的整体情况,详细检查各板式桥梁支座情况,包括板式桥梁支座位置、剪切变形、脱空间隙、是否偏压、钢垫板厚度等,对脱空板式桥梁支座选择厚度合适的钢板,对倾斜板式桥梁支座选择楔形钢板,保证板式桥梁支座更换后,梁体与板式桥梁支座紧密接触。
2.2.6 荷载计算。顶升更换板式桥梁支座施工前,需要计算荷载,确定薄型千斤顶型号及数量。
2.7 顶升设备安装。首先将放置千斤顶位置的盖梁顶面和梁底面进行清洁打扫及打磨处理,确保平整;其次安装钢板(尺寸250mm×350mm×20mm),并摆放平整、确保与盖梁顶面及梁底面紧密接触;最后在每片梁底两侧各放置一台薄型千斤顶,单个盖梁有5片板梁,一个盖梁板式桥梁支座更换时共布置10台薄型千斤顶(见图3)。为便于顶升操作,所有千斤顶均按向上方向安装,即千斤顶底座在盖梁上,油缸在梁板底部。千斤顶安装时应保证千斤顶的轴线垂直,以免因千斤顶安装倾斜,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分力。在千斤顶安装稳固后再接百分表,连接电动油泵及顶升控制系统。
2.2.8 顶升设备调试。顶升设备调试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检查液压系统,主要检查油缸安装是否正确、牢固,泵站与油缸之间的油管连接是否正确、可靠,油箱液面是否达到规定高度,液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油路有无堵塞或泄漏。二是检查控制系统,主要检查系统安装就位并已调试完毕,控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液压系统对控制指令反应是否灵敏,各传感器系统是否正确传输,系统能否升降自如,各种控制阀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三是监测系统检查,主要检查信号传输是否有误,传输是否顺畅。
2.2.9 试顶升。 完成顶升设备调试后,在正式顶升前进行试顶。试顶升作业严格按照顶升作业的要求进行。顶升总行程以让所有板式桥梁支座松动来控制,并控制在计算允许范围内,分多次完成,每次顶升约2mm。
2.2.10 正式顶升。 顶升施工时将同一桥墩上的全部千斤顶并联起来,通过一台油泵进行加压,以保证每台千斤顶出力一致;顶升中严格控制油压和千斤顶行程,确保整体顶升。
2.2.11 板式桥梁支座拆除及清理盖梁顶垃圾。用钢钎将板式桥梁支座撬动后,取出病害板式桥梁支座并编号,准确记录、标记板式桥梁支座位置,再将盖梁顶板式桥梁支座位置找平、清理干净,按原位置铺设环氧砂浆,确保平整。
2.2.12 板式桥梁支座安装。
2.2.13 落梁。
2.2.14 拆除作业平台,清理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