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隔震建筑
隔震建筑是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一层由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组成的隔震层,把房屋上部结构和基础分开,起到隔离和吸收地震能量以阻止其向上部建筑物传递的作用,达到强震时建筑物只做轻微平动,保建筑物的安全。
隔震原理
传统的抗震是将房屋上部结构和地基牢牢地连在一起,地震时地面运动的能量经过地基毫无障碍地传输到上部房屋结构,使房屋发生震动和变形,当结构变形过大,达到某个极限时,房屋便发生破坏甚至倒塌。由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组成的隔震层,能隔断地震时产生的能量向地上建筑物的传输途径,通过隔震层有效的吸收地震能量,使建筑物的固有周期避开地震最高能量的短周期。从而达到“ 地动而房不摇 ”。大幅度减少建筑物的地震响应,避免结构损坏,地震冲击波过后建筑物能迅速复位,确保建筑物震后正常使用。
一、工程概况
攀枝花市米易县公安局机关业务用房和公安指挥中心工程,该项目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类别为丙类建筑。建筑总高度为22.0m,总建筑面积为8963.2m2,地上5层,地下1层。地下一层层高5.7m,地上一层层高4m,第二层与第五层层高4.5m,第三层与第四层层高4.2m。
二、抗震设计参数
1 设防烈度
该建筑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的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2 场地类型及地震分组
建筑场地为Ⅱ类三组,场地特征周期Tg = 0.45s。
3 地震波加速度峰值
多遇地震时加速度峰值取为35.0 cm/s2 ,罕遇地震时加速度峰值取为220.0 cm/s2
4 减震目标
采用隔震技术使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降低一度,即将设防烈度降至6度(0.05g),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保证在风荷载和微小地震下上部建筑不产生微小振动,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
三、隔震方案
通过对建筑、结构施工图的分析研究,将隔震层设置在一层底面(-4.600m)以下,地下室(基础)以上,在一层柱底面(基础顶面)安装一个或多个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将上部结构与其下部结构隔开,以达到隔离地震能量、减小上部结构地震作用的目的。